恒行3娱乐平台

恒行3娱乐

当前位置:恒行3娱乐 > 恒行3娱乐平台 >

小昆虫 大课堂

时间:2025-01-01 12:43:17   访问量:148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小昆虫 大课堂

——州林科院牵手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探索小学生科学教育

小昆虫 大课堂

——州林科院牵手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探索小学生科学教育

描绘昆虫。 (全媒体记者 黎袁媛 摄)

全媒体记者 黎袁媛 通讯员 崔月蛟

现代社会生活中,孩子们往往远离自然。大自然中蕴含着无数的奥秘,如何更好地对孩子们进行科学教育?恩施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个生动的科普课堂

“同学们,请仔细观察,昆虫的复眼跟人的眼睛有什么区别呢?”

“科学家根据苍蝇复眼的原理发明了‘蝇眼’航空照相机,这种照相机一次能拍摄1000多张高清照片。”

“老师,我画的是我想象中的昆虫,它不仅有复眼,腹肌还非常强壮。”

……

10月18日,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的实验室里,孩子们正对着昆虫标本,聚精会神地观察和描绘着。

这是州林业科学研究院和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联合打造的科普型自然教育课程“昆虫的校园”。课程以昆虫为主题,由科技工作者对接小学阶段教育内容,形成“专家+校园”的教育体系,探索科技资源、自然科普与小学教育融合的新模式。

“儿童时期是构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通过引导儿童关注自然、在自然中思考,形成对自然和生态系统的理解与感知,有助于培养其健全的人格,更加适应未来复杂的社会环境;青少年时期对自然规律的观察记录还可以跳脱传统灌输式教育方式,培育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引导其对科学的兴趣,实现自主学习与探索。”项目发起人、州林科院经济林所所长顿春垚介绍。

昆虫捕捉技术、昆虫喂养、昆虫标本制作……丰富多彩的活动将提高少年儿童对生态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对昆虫、自然和生态系统的好奇心和探索兴趣。

如何让科普变得生动有趣?今年以来,州林科院结合儿童心理,以“小虫虫”为切口,对孩子进行科学教育。

今年暑假,由州科协支持、州林科院打造的科技志愿服务活动“昆虫的假期”拉开帷幕。100余名家长、儿童在科技工作者的带领下走进大自然,探索昆虫的奥秘。

8月14日,在恩施市凤凰山森林公园举办的第三期夜捕昆虫科普活动中,30余名小朋友和家长支起诱虫灯和诱捕帐篷,手持各式工具兴致勃勃地捕捉昆虫。

“那晚,我们成功捕捉到螽斯、金龟子、蟋蟀、臭蝽、瓢虫等20余种昆虫。每捉到一只,孩子们都非常兴奋。”项目组成员魏佳豪说,野外昆虫观察、互动游戏等活动,能够加深孩子对昆虫的了解,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知识、拥抱自然、收获快乐,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沟通能力。

“这是一场特殊的‘寻宝’之旅,让孩子们回归到自然界这个教室当中,体验自然之美。”参与活动的家长说。

一所学校的科学教育实验

“昆虫课堂的反馈非常好,不仅增加了学生们对昆虫的了解,更增强了他们探索科学、了解世界的内驱力。”10月29日,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校长魏红彩表示,与科技工作者联合打造“昆虫的校园”,是该校“科学+劳动”“科学+创新”“科学+艺术”的创新培养模式和家校合力扎实推进科学教育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

近年来,该校积极探索如何用更好的科学教育,强化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想象力的激发以及实践能力的锻炼。

2021年9月,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同年,国家出台“双减”政策。该校将空中花园改造成空中农场,从“课本”到“生活”,让孩子们在劳动中发展身心,在丰富校园生活的同时,培养孩子们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对劳动的认知。

2023年9月,该校对空中农场进行提档升级,着力打造智慧生态农场,让孩子们在校园“耕读”和谐共生。

在智慧生态农场,孩子们和老师一起养鸡、种菜,不仅收获了劳动的经验,更收获了科学的生态理念:鸡舍里,鸡住“二楼”,“一楼”铺上落叶及枯菜叶。鸡的粪便落下来和树叶一起发酵便成了有机肥料,肥料再用于农场的蔬菜种植,形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古老的农业智慧又回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同学们说:“以前,很多种子都是农民伯伯自己采用干燥贮藏法保留。例如茄子、黄瓜、西红杮的种子,待到完全成熟后,农民伯伯就把它们划开,取出里面的种子,糊到棕叶上挂在墙上将种子晾干,也可以将种子和上草本灰,直接抹在墙上晾干,待到春天的时候再播种。我们是将黄瓜的种子糊到棕叶上保留的,期待明年它们会发芽。”

“什么是和谐的自然环境,什么是友好的农业生产?”魏红彩认为,现代社会中孩子们往往更多地接触电子产品和虚拟世界,忽视与大自然的亲近。然而,快乐的童年应包含与泥土的亲密接触,孩子们要有机会体验耕种和生活在自然中的乐趣。因此,学校建设智慧生态农场,让学生们在这里拓展知识、培养兴趣,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更深理解。

今年5月,教育部科学教育调研指导组来到恩施市高旗实验小学,就科学教育实验区建设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实地查看该校科普宣传栏、硒科普馆、科创教室、智慧农场,现场观摩星际探索课程、3D编程课等,并听取该校科学教育工作情况汇报。

调研指导组充分肯定该校“科学+劳动”“科学+创新”“科学+艺术”的创新培养模式和家校合力扎实推进科学教育工作的经验做法,建议该校围绕地域特色,进一步挖掘、整合资源,打造全国科学教育实验校典型。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科技专家合作,让科学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魏红彩说。

  • 上一篇:努尔基奇:东契奇是作弊码&他数据像2K 有些人就是能拿40+10+15
  • 下一篇:科学教育重在科学素养的培育
  • 友情链接
    返回顶部